宪法是国家机构产生的合法性来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关于宪法你有多少了解呢?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宪法的核心内容)
我们就来严肃又认真地聊聊关于宪法这件事儿!
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宪法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经历哪几次修改
现行宪法于1982年公布施行,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4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2018年3月11日我国现行宪法完成第5次修正。
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018年我国现行宪法修正后,宪法结构不变,宪法条文由138条增加至143条。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宪法的核心内容)
谁有权修改宪法,由谁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宪法修改的程序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新增国家机构
监察委员会。
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