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申请人没有主体资格的不受理。
简单地来说,就是劳动争议的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不属于用人单位的,比如私人老板,就没有资格成为被申请人。
2、申请人不是本人或本人的利害关系人的不受理。
很多人问自己离职后,去了其它城市,可以让朋友代申请吗?
这条就规定了自己的劳动争议,要自己来解决。
3、不属于仲裁委受案范围的不受理。
很多公司没买公积金,员工去申请仲裁。
这种其实不属于仲裁委受案范围,不会受理。
4、不属于本仲裁委管辖的不受理。
劳动仲裁属地管辖,只能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单位住所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
到其他地方的仲裁委提出申请的不会受理。
5、超过仲裁时效的不受理。
仲裁时效一般为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超过的不受理。
所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的权利,自己不积极保护的话,法律就不会为您撑腰了。
6、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受理。
申请书格式不对、内容有问题、证据材料不符合规范等,都无法受理。
所以,劳动仲裁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去申请劳动仲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那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
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准备资料
搜集自己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有公司盖章的工作证或工作牌,工资条、工资卡银行流水交易记录、考勤记录、有公司名称的工装、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工单、同事证言、工作时的录音录像、其它有公章或老板签字的与自己有关的书面材料等,只要可以确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相关材料都可以。
2.确定诉求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公司双倍工资赔偿,是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计算,按一个月的双倍的工资标准赔偿。如果公司还存在没有及时足额支付工资、没有依法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仲裁
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到工作地或者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委立案,受理后通知调解,调解不成择期开庭审理(庭前或庭后仲裁委员也和再次建议调解)双方不同意或协商无果的,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