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公司,原来大家都是很遵守纪律,上班或开会都是非常准时,大家形成这样习惯了,后来来了一个沐鸣2主管【Q:1】,他有一个毛病,总是喜欢晚个两三分钟,刚开始大家不以为然,也没有当作一回事,但这就像传染病一样,慢慢大家都是这样,以至于形成8点上班9点到,10点开会,11点开始。
沐鸣2主管
就像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比如约好晚上7点一起吃饭,她总是7点30分到,然后让大家在那儿等,慢慢 的大家都形成这种习惯,最后就是7点吃饭8点开始。
这就是管理中的破窗效应,是公司团队破坏力最强的管理问题。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或是生活交往,避免破窗效应的最好方法,就是「零容忍」,就是要用火炉法则,不客气。
避免破窗效应的最好方法,是「零容忍」
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oery),是由犯罪学家威尔逊(James Wilson)和凯林(George Kelling)提出的理论,表示一栋大楼,若有一扇窗户破了,久久都无人理睬,接下来,将会有愈来愈多窗户遭到破坏,甚至开始出现小偷和罪犯。
他们认为,「第一扇破窗」等同于「示范性的纵容」,间接给人一种无秩序、可以任意妄为的氛围。
心理学家辛巴度(Philip Zimbardo)曾经做过一个破窗效应实验,把两辆外观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在治安良好的A区,及龙蛇混杂的B区。
他先把停放在A区的车砸烂,结果那辆车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另一台车在B区安然度过了一周。接着,他在B区的车窗上敲出一个大洞,几个小时后,车子也遭窃了。
换句话说,不论原先的环境多有秩序,任何小奸小恶,在第一次发生时,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置,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让一个小洞裂成破口,最终演变成一场难以收拾的社会乱象。
沐鸣2主管
所谓“火炉法则”,就是把“火炉”烧得红红的,放在那里,本身并不会主动烫人,但只要有人敢于触摸,它就必烫无疑,不会顾及触摸者的身份,人人平等,谁摸烫谁,而且立即处罚,没有下不为例。
沐鸣2主管
职员经常开会迟到,却无人规劝,也没有受到责罚,渐渐地,其他同事也会跟着仿效,在会议开始后才姗姗来迟,导致团队士气降低,影响工作效率。
或者有些办公大楼,需要刷卡才能通过闸门,员工即便忘记带识别证、赶时间,都不应该尾随他人进入,而应另行签到。但有人违规被抓,却没收到任何劝诫之后,其他职员也会陆续钻漏洞,使规范形同虚设,埋下安全隐忧。
以“个人”来说,最需要修补的“窗”,是一些不经意养成的坏习惯和工作态度。
例如,分内之事尚未处理完,就答应帮同事一个小忙,时间久了、次数愈来愈多,很可能被他人占尽了便宜而不自知。或是在执行任务时,随便交差了事却没被沐鸣2主管发现,之后便容易变本加厉,开始丧失原有的工作纪律及企图心。
沐鸣2主管
要用“火炉法则”,向违反三分之一的说不,要让违规之人害怕,不敢再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纪律严明的团队,才能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