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线下小范围内进行了调研统计,针对的是各类机动车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用户更偏向使用哪个导航软件;主要为各品牌的智能汽车集成的导航软件,哪个真实的使用体验最好。
品牌包括: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
这三个导航软件应当是应用最广泛的。
之所以要进行这个统计,原因在于大部分智能汽车的系统都有默认导航软件,也就是与系统研发企业或与车企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品牌;结果造成了兼容性的问题,比如某品牌的车辆默认使用百度地图,语音控制的默认选项就会是它,即便车辆安装了其他导航软件,语音直接输出导航指令也会打开默认导航软件。反之使用第三方的导航软件、比如高德或腾讯地图,就只能通过手动输入指令,这对于车辆的使用便利性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而且在硬件配置标准不够高的前提下,没有预加载的第三方导航软件在打开和使用时都可能出现卡顿现象,这就更加影响使用体验了。智能车机并不像手机,手机可以任选导航软件,并且设置为默认启动选项或者语言唤醒的首选项。
综上所述,对于汽车用户而言需要一个用起来“趁手”的导航软件,这并不是说哪个App更好或更差,而是更贴合长期养成的用户习惯;每个汽车品牌都有细分的用户市场,或者说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户画像,那么习惯于使用的导航与其他软件的类型或风格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可是现在的主机厂虽然都在谈用户品牌或用户至上,可是在选择车机系统研发或导航战略合资企业的时候都只是基于利益的权衡,或者是主观的以研发团队认为的“更适合”来决定最终选项。但尴尬的是现在的研发团队里大都是些年轻的工程师,有些真正的汽车领域的高知却没有什么用车经历,那么其决定的方案就有可能与品牌车辆用户的使用习惯相悖。
所以各个品牌的车辆用户都有必要进行小范围的统计,找出用户普遍认为更适合的导航软件;随后再反馈给车企则有很高的概率会让车企做出改变,这个工作本应该由销售端的信息反馈机构来承担,但事实上销售端并不重视这项任务,那么最终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最后就来做个简单的线上统计吧,相同的模式大可以在各自的汽车品牌圈里搞一搞。
选出最喜欢的导航软件单选高德地图58百度地图21腾讯地图180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哦
拓展阅读:
(VRPinea 12月24日讯)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趋势的扩大,车载娱乐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成为了众多汽车厂商寻求新出路的突破口。2019年,保时捷就曾联手车载VR初创公司Holoride,展示了后座VR娱乐系统。
12月18日,国内车企蔚来发布了一款入门级轿车。值得注意的是,其配备了基于AR/VR技术的全景数字座舱。其中,VR头显是与NOLO合作研发的,而AR眼镜是和Nreal共同打造的。虽然AR/VR技术早就应用于汽车行业,但将其融合到了车内,P君还是第一次见。
不难看出,蔚来是在为车内元宇宙做准备。其究竟是蹭元宇宙的热度,还是真能落到实处,我们暂且不论。P君就车载AR/VR设备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与大家分享下看法。
VR技术助力车内娱乐,汽车化身沉浸式空间
车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假如过年长途拼车回家,驾驶人员的歌单正好与我们“气场”不和,又或者邻座的人外放的音量打扰到了我们正常休息。面临这些常见的情况,我们通常也无可奈何。因为考虑到驾驶员行车安全的问题,以往车载娱乐体验多倾向于满足听觉的需求,且无法实现私人化的乘车体验。
随着车载功能的日益丰富,部分汽车在前排座椅后方设计了车内显示屏,以便后排人员观看影片。即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远途中的乐趣,可在这个智能手机、平板遍地的时代,装个支架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于是后排显示屏逐渐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车内鸡肋装置。
目前,视觉娱乐体验在汽车系统中的运用领域仍然较少,车载VR设备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基于VR的特性,其能提供单人独享的沉浸式体验,有效避免了长途车程中的社交尴尬。而对于带孩子自驾游的宝爸宝妈来说,车载VR设备简直就是一个哄娃神器。当孩子坐不出时,给他戴上VR头显,就能立刻徜徉在动画片的海洋中,旅途也能更加顺心。
体验过VR的朋友都知道,晕动症是VR行业在不断攻克的一大难关,或许有的朋友因为怕晕而打起了退堂鼓。针对这一点,车载VR公司Holoride特有的软件可以将汽车的导航、加速和刹车等数据与独立的VR设备同步,这就意味着VR会根据乘客所处的驾驶环境而显示不同的内容,从而缓解甚至消除乘客晕车等不良反应。
2019年10月,Holoride还在好莱坞环球影城开展了以《科学怪人的新娘》为主题的VR驾车体验活动。车辆在环球影城内行驶5-10分钟,在此期间,乘客将通过VR设备观看Holoride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体验到与恶灵战斗的动态场景,并帮助科学怪人的新娘,向她复活的丈夫发送包裹。
此前,大多数沉浸式VR体验都是视觉类体验,但是Holoride的VR技术可让乘客在车内,得到实时物理反馈,让乘客身临其境的体验更加强烈。与此同时,这对整车的软硬件系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前,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车的算力从哪里提供,与各车型软硬件能否兼容等。
导航,有AR-HUD就够了
说完了车载VR头显,我们再来看车载AR眼镜。据了解,蔚来此次推出的AR眼镜是给驾驶人员带的,虽然没说具体适用的场景,但P君推测,其核心功能就是提供更加立体的导航。
目前车载AR导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车载摄像头及相关slam技术,在车辆中控屏、电子仪表盘、智能后视镜和HUD上实现AR显示功能;另一种是,第三方配件或手机通过投影、显示来实现AR导航功能。
AR-HUD
其中,值得说道一下的是,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HUD)技术。其不仅能把提示信息的画面立体地融入到现实路况中,让驾驶人员始终保持目视前方,而且其显示深度更深,能显示的画面视野也会更大,克服了原来的抬头显示(HUD)屏幕太小的短板,可有效提高驾驶安全性。
Envisics与松下联合开发的AR HUD产品:Panasonic HUD
而当把市面上的AR眼镜运用到驾车场景中,无法避免其屏幕光对于余光区域的遮挡,也不能确定是否影响驾驶时的观测,以及识别速率能否跟得上复杂路况。这一连串的安全问题,仍需AR眼镜厂商和汽车品牌仔细考量。因此,P君认为既然AR-HUD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且逐步应用于新车,而车载AR眼镜尚未完善,如果还是以导航为核心功能,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AR HUD成像原理
总之,车载VR设备在未来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不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车内娱乐都是很重要的部分。而且随着驾驶人员从开车任务中解放出来,将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事项,这一市场还会进一步的扩大。苹果也曾发布车载VR技术的专利,人们在车上也可以进行沉浸式VR视频会议。相信实现的那一天,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加上VR技术还有着传统娱乐无法取代的优点,即其既能给乘客提供沉浸式的独家享受,又能缓解乘客的晕车症状。另外,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出于健康原因,人们倾向于选择私家车而不是公共交通出行,这一变化可能会给道路带来不小的负担,并增加行驶时长。同时,这一整体趋势给予VR硬件厂商和传统车企更多的机遇。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