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提供了谢胜利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谢胜利是谁?谢胜利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谢胜利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谢胜利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谢胜利,男,湖北荆州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无线电与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所长。
谢胜利,男,汉族,湖北荆州人,1958年12月出生;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无线电与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0年被IEEE吸纳为高级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第十届、第十一届终审专家组成员; 
广州市电子标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电子标签专家组组长; 
广东省信息安全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数字家庭十一五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副会长; 
《控制理论与应用》副主编。            
  1977-1982年华中师范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 
199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3月获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9月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其间于1997年4月至97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与控制开放实验室”做高访。            
  1974年7月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农村; 
1976年11月随知识青年大返城进工厂;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进华中师范大学学习; 
1982年大学毕业后湖北荆州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工作; 
1985年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讲师 
1989年1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1992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 
1997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            
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理论与方法、多路回波消除理论与方法、盲源信号分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图象无线传输、自适应陷波器的研制与开发。
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家庭网络、无线通信与网络、多媒体编码与传输、射频识别等。
谢胜利教授长期从事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控制理论及自适应信号处理的教学与研究。目前研究方向是: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家庭网络、无线通信与网络、多媒体编码与传输、射频识别等。先后主持“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国家973前期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电子发展基金、粤港重大领域关键技术招标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30多项,经费两千多万。先后8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6项一等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被 SCI、EI收入100多篇次,被SCI他引83篇次、被国内同行学者引用588篇次。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在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4部(其中一部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一部列为全国高校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列教材、两部被列入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
目前谢胜利教授为研究生讲授《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新方法》,《现代信号处理理论》 等课程。
培养毕业的研究生过100名,其中:博士生12名,博士后4名。
  “新形势下开展研究生科技下乡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1期.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2004,校教改项目; 
“信号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2005,学院教改项目; 
数字信号处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2006 ,校教改项目 
“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            
  《信号处理的自适应理论》(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 科学出版社, 2006 
《迭代学习控制的理论与应用》(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 科学出版社, 2005 
《信号处理新方法导论》(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1 
《滞后分布参数系统的稳定与变结构控制》(国家九五重点图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闪光在象牙塔之外 :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001年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1等),排名第一,(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2年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 
2004年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1等),排名第二,(研究生产学研“贯通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盲信号分离的基本理论与神经网络方法”获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类); 
“盲信号处理及时间序列的频率振动和混沌重构的理论研究”获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复杂系统的渐近性理论及其智能控制”获2004年广东省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机器人系统轨道跟踪控制的学习控制快速算法研究”获2003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滞后2-D系统的稳定、振动与控制”获200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2等奖); 
作为带头人主持的智能信息处理与精密电子制造装备关键问题研究团队获2007年 教育部创新团队; 
所带领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团队获2008年 广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名第二)的复杂系统的渐近性理论及其智能控制项目获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类);                    
1993年被湖北省阅批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6年被选拔为湖北省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996年被广东团省委授于“广东省十佳优秀博士生”称号; 
1996年被华南理工大学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8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专家; 
2000年开始享受阅批特殊津贴; 
2002年选拔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育对象; 
2002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3年广东省第七届丁颖科技奖; 
2004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2008年 IEEE世界计算智能大赛综合赛获得福特分类挑战赛总分第一名。           
  盲信号分离的可分性基本理论(6032531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4.01-07.12 
盲信号分离基本理论及在混沌通信中的应用 (04205783),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团队项目,05.01-07.12 
移动通信系统信道均衡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2005CCA04100),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05.01-06.12 
3G智能防火墙, (2005A10307002) 粤港重大领域关键技术招标项目,04.08-06.12; 
盲信号处理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教技函[2002]48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03.01-05.12            
  脑-机接口中基于ERS/ERD的自适应空间滤波算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 第2期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欠定盲分离,《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 第2期 
具有周期调制和循环前缀的块传输系统中MIMO信道的盲辨识,《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 第10期 
实时截断码率控制新算法及其VLSI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8期 
基于MMSE的自适应盲均衡算法,《计算机工程》2008年 第18期 
嵌入式RFID中间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8年 第15期 
基于MRF-MAP的运动矢量恢复差错掩盖算法,《计算机工程》2008年 第14期 
视频摘要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 第7期 
基于运动想象的皮层脑电图频域模式滤波,《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5期 
嵌入式RFID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 第7期 
基于源信号数目估计的欠定盲分离,《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 第4期 
一种新的基于广义特征值分解的盲信号分离算法,《信号处理》2005年 第z1期 
扩散和反馈控制的Logistic生态系统周期解的存在与稳定(英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 第5期 
网络处理器负载均衡中的遗传算法研究,《计算机工程》2008年 第5期 
网络处理器在3G防火墙中的应用,《移动通信》2008年 第3期 
基于超平面法矢量的欠定盲信号分离算法,《自动化学报》2008年 第2期 
移动自组网中的MAC地址动态分配,《计算机工程》2008年 第2期 
基于频域单源区间的具有延迟的欠定盲分离,《电子学报》2007年 第12期 
人对图像刺激的主观感知响应的研究,《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 第6期 
盲信号分离模型的混叠矩阵估计算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9期 
盲信号分离模型的混叠矩阵估计算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9期 
无先导Kalman滤波器在滤波噪声污染的混沌信号时的非周期振荡现象,《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 第11期 
时标上的二阶变时滞动力方程的振动准则,《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 第20期 
视频序列传输中的模糊差错掩盖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0期 
移动视频技术浅析,《移动通信》2007年 第11期 
Viterbi算法矩阵描述及硬件设计优化,《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 第30期 
受ELSE规则支配的模糊LMS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5期 
SIMO信道的卷积盲分离新算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 第9期 
基于业务类型的移动自组网QoS传输研究,《计算机科学》2007年 第9期 
基于梯度信息的图像质量评判方法的研究,《电子学报》2007年 第7期 
基于平面聚类算法的欠定混叠盲信号分离,《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 第6期 
图像块效应评价标准,《移动通信》2007年 第5期 
一种空间域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 第12期 
稀疏盲源信号分离的新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 第9期 
MIMO信道的卷积盲分离新算法,《移动通信》2007年 第2期 
一类退化系统目标跟踪学习控制的吸引流形方法,《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 第1期 
MANET中基于位置和拓扑信息的混合路由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            
  联系电话:020-87110405 
通信地址(邮编:广州市五山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510640) 
电子邮件: adshlxie@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网:谢胜利 
网址:http://www.scutiip.cn/adshlxie.html 
宝树网: 谢胜利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1958~) 
网址:http://www.xieshi.org/forum_view.asp?forum_id=12&view_id=541        
以上整理的谢胜利个人资料信息、 谢胜利图片、谢胜利简介、谢胜利简历、谢胜利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谢胜利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